昨天,聽說老師會來台北演講。
所以決定在下班途中跑到台大城鄉所去「撒嬌」。(←本人老師的形容詞)
但是為了不要弄得太晚才吃飯,所以胡亂的找了一家小吃店進去。
他的瘦肉粥對我來說應該是...普通等級,雖然聽到隔壁的顧客跟朋友聊天,談起這裡的海產粥很新鮮好吃,或許我點錯食物吧。(但我不太愛海鮮啊~~哭)
粥的口味還蠻清淡,裡面甚至還有新鮮香菇,這點讓我大大的加了幾分。
天氣有些涼,坐在騎樓下,冷颼颼的風從耳邊不停的吹過。
粥吃到一半,有個應該是高中或高職的學生也來買粥。
沒細聽他們前面說了些什麼,從頭到尾卻只聽見老闆娘不停的在「罵」他。
說:「上課的時間就要去上課啊,幹嘛蹺課去打工...」
或許正是因為並非家人,所以老闆娘雖然覺得蹺課不太好,但也並非動怒的指責,只是叨叨絮絮的唸著。感覺得出來,是那種鄰家大嬸看著小朋友長大,真切的希望他好。
有趣的是,那學生雖然辯解,但也沒有慍怒,只是平常的回答他問題。
在旁邊聽著聽著,或許正因為不是「家人」,所以沒有那麼多怨念,急切的心情也就相對的減少許多,只是單純的應答。
試想如果這是一對真正的母子關係,那位婦人可能已經氣急敗壞的怒罵,無法容忍蹺課行為,而那學生,恐怕已經拂袖而去,或者一言不發但也聽不進任何友善的建議。
或許,有時候太專注於扮演自己的角色,反而會忘了事情的真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