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

生產機器

有些事情總是早就知道了,但再知道一次時,還是會有點蛋蛋的哀傷。

前幾天在電子新聞上面看到了這樣的標題。

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大臣杯杯說:「日本15-50歲的女人們,應該好好的增產報國。」



這種論調跟「15-50歲男人們,更該好好當賺錢機器」,過勞死也是正常的社會現實,其實是很相符的。而且自古到今,男人們遲遲無法突破的生物限制,似乎也只有生產這一樁而已。但作為一個生理女性,覺得自己為社會貢獻良多,只不過沒生出個屁來,就被視為無物,難免有種人生就這樣被抹得乾乾淨淨的感覺。
新聞的例子,是個大社會政治正確的人為失誤,所以大臣杯杯被人罵得狗血淋頭,也沒有人敢幫他捍衛正義,更沒有人敢說「對啊!本來就是這樣。」

只是,環顧四周,他不是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嗎?
且讓我顧影自憐。
結了婚,不管那是略過什麼,戰勝什麼,還是敗給什麼....。
大環境價值觀的本質在這麼「進步」的社會環境下,卻還是一樣「原始」。結婚的社會意義,解釋起來也只有一種,「創造宇宙既起之生命」。
不說,不代表不想。
大部分的時刻,大家都是沒有記憶的,那個設定比較類似於燒在原始記憶體裡面。

大家會友善的關心妳:「什麼時候生寶寶啊?」
會在妳認真解釋完妳真的無法喜歡小孩之後,依然友善的對妳說:「接下來就等妳囉!」
「@#%&...。」
說明是沒有意義的,解釋也是沒有意義的,生養小孩就像是人生歷程故障的一段,會跳針反覆播送同樣的話語,直到有一天有了孩子,或者確定沒有孩子。

沒有留言: